近期,我部在“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8”(西安交通大学)查询了我校发表的学术论文进入ESI(基本科学指标)数据库情况。防空反导学院博士毕业生徐海洋、博士生导师张厚教授、博士毕业生逯科、硕士毕业生曾宪峰等4名同志于2011年发表的论文“A HOLLY-LEAF-SHAPED MONOPOLE ANTENNA WITH LOW RCS FOR UWB APPLICATION”被引用38次,进入ESI数据库(高被引论文),为世界工程学科领域近10年被引用频次前1%的论文,是我校目前唯一一篇进入ESI数据库的论文。
ESI(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,基本科学指标)数据库由美国汤森路透集团于2001年建立,该数据库基于SCI数据库和SSCI数据库,按照22个学科领域分类,一般以10年来统计计算数据,每两个月滚动更新一次。ESI从引文分析的角度,针对22个专业领域,分别对国家、研究机构、期刊、论文以及科学家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,主要指标包括:论文数、引文数、篇均被引频次。用户可以从该数据库中了解在一定排名范围内的科学家、研究机构(大学)、国家(城市)和学术期刊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影响力,确定关键的科学发展,评估研究绩效,掌握科学发展的趋势和
动向。ESI中的数据包括基于引文分析的高被引率作者的排名(前1%)、机构排名(前1%)、论文排名(前1%)、国家排名(前50%)和期刊排名(前50%)。
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、学术机构、国家/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。